被討厭的勇氣(ㄧ)

今天分享我認為的「神書」之一,這是位日本學者深受德國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啟發,延伸出來的書,巨好看👍

心理學三大巨頭,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其中,阿德勒的「目的論」可說是打破心理學界的新認知。

你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

阿德勒認為創傷是不存在的,他超然的指出並非遭遇災害或虐待,對人格形成無影響,相反的,影響會很大,但關鍵是「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是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

(我似乎能理解他的意思,如佛家講現象是空性的,是依當事人套相的程度,來感受喜悅與痛苦)

日本學者補充說明不管什麼樣的犯罪者都不會因純粹想要做惡,而去做壞事,都是有動機,也就是內在的「相應理由」,假如有人因金錢糾紛而殺人,即使如此,對當事人來說就有相應理由,這是對他有「好處」的行為。而純粹意義上為「沒好處」去行動的人是不存在的。

所以,比如孩子一直查不出病因癱瘓在床上,可能是淺意識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身體病了,這才是他真實目的,因這對他有好處(得到父母關愛)但他本人是無意識的。

天啊,光說到這裡,與論已經炸鍋了,待我娓娓道來它為何叫「勇氣心理學」。
發布時間: 2025/11/11 17:11:23
合作商品
  • 鑽石戒指 赫拉‧諾言
    主石:培育鑽石
    售價: $32800
動態留言 0 則留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