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
-
超美味烏龍麵 - Shinpei Udon
四國行第一天搭華航班機在高松降落已是晚上六點,到市區內瓦町站旁的旅館入住後出來晃晃已接近八點,雖然對烏龍麵沒特別喜好,但畢竟來到古名為讚岐的香川縣,還是得吃吃讚岐烏龍麵。
晚上八點半,到了店外有約七人在排隊。 進度有點慢,等了20分鐘才輪到我。 點了牛肉烏龍麵、蔬菜天婦羅拼盤和蝦天婦羅。
蔬菜天婦羅先上,有馬鈴薯、香菇、海帶、茄子、苦瓜、山藥、南瓜和秋葵,麵衣很薄很貼,油炸的香氣夠但又不會油味太重或吃起來有油膩感,記得我當時囫圇吞棗,連不喜歡的茄子都吃完才反應過來這應該是茄子。
這碗麵給我的衝擊就像之前去義大利第一餐吃的鴨肉醬麵(首日晚餐必定暴擊定律?),果然是烏龍麵的故鄉,道地的就是不一樣。 湯頭是有點濃的,很鮮甜但剛好不會超過那個度。 麵是有彈性和嚼勁的,咬下去就感覺麵是活的。 牛肉醃得入味,但只能算是綠葉。 原來不是烏龍麵不怎樣,是我沒吃過正宗的烏龍麵呀。
蝦天婦羅炸得沒話說。 店員推薦沾鹽吃,味道比沾醬油純粹,更突顯食物本身的味道。 如果來到高松瓦町站附近,這家非常推薦。
四國行第一天搭華航班機在高松降落已是晚上六點,到市區內瓦町站旁的旅館入住後出來晃晃已接近八點,雖然對烏龍麵沒特別喜好,但畢竟來到古名為讚岐的香川縣,還是得吃吃讚岐烏龍麵。
晚上八點半,到了店外有約七人在排隊。 進度有點慢,等了20分鐘才輪到我。 點了牛肉烏龍麵、蔬菜天婦羅拼盤和蝦天婦羅。
蔬菜天婦羅先上,有馬鈴薯、香菇、海帶、茄子、苦瓜、山藥、南瓜和秋葵,麵衣很薄很貼,油炸的香氣夠但又不會油味太重或吃起來有油膩感,記得我當時囫圇吞棗,連不喜歡的茄子都吃完才反應過來這應該是茄子。
這碗麵給我的衝擊就像之前去義大利第一餐吃的鴨肉醬麵(首日晚餐必定暴擊定律?),果然是烏龍麵的故鄉,道地的就是不一樣。 湯頭是有點濃的,很鮮甜但剛好不會超過那個度。 麵是有彈性和嚼勁的,咬下去就感覺麵是活的。 牛肉醃得入味,但只能算是綠葉。 原來不是烏龍麵不怎樣,是我沒吃過正宗的烏龍麵呀。
蝦天婦羅炸得沒話說。 店員推薦沾鹽吃,味道比沾醬油純粹,更突顯食物本身的味道。 如果來到高松瓦町站附近,這家非常推薦。
發布時間:
2025/06/09 20:06:09
動態留言
0 則留言
推薦文章
-
咪星人 高松市景點 - 玉藻公園.高松城跡 高松城位在JR高松站、高松港和琴平電鐵(市內電鐵)高松築港站起點的中間,與中津城、今治城並稱「日本三大水城」,水城是有連接水體,如湖泊、河流或海洋以用來增強防護的城池。 高松城的護城河是直接通過水門引進海水。 現在高松城所在的園區叫玉藻公園,因《萬葉集》(日本最早的和歌集,地位類似中國的詩經)中有稱讚讚岐國海域為「玉藻之浦」,故此公園得名之。 從高松築港站旁的東門口進入後,右轉往天守閣遺跡的小半島,直走則是前往城內的平地廣場。 這邊可以預約遊護城河的遊船,也有賣餵食鯛魚的飼料。 因為護城河是用海水灌入,所以河中是海魚的鯛魚為主。 比較疑惑的是為何天守建在這麼小的一個小丘上,中間還有河與大部份的城內平地分開。 天守沒保存下來,只剩下土丘聊作觀景台,比較可惜。 原來高松城全盛期曾經有66萬平方米的總面積,現在只剩79587平方米,原來的八分之一。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算是三大水城。 直走左手邊可看到水手御門,這就是控制海水進出的水門,也可依潮汐調節護城河水位高低。 園區內風景優美,亦有披雲閣、月見櫓等重要文化財建築,機器人御城印也很可愛。 5
-
咪星人 樸實好味道 - 上原屋本店烏龍麵 吃完花園亭早粥,大概只有三分飽。 就依計劃到栗林公園對面的上原屋本店吃烏龍麵。 9:30開始營業,9:20左右到時門口已有六七人在排隊,讓我不禁生出「這些人都不用上班嗎」的疑惑。 之後陸續有客人來排隊,看來應該是不錯吃。 這家點餐方式像丸龜製麵,進去先點麵的種類,再選夾想吃的炸物,接著領麵條(沒有湯)然後結帳。 結完帳就可以到料理台燙剛剛領到的麵條,然後從類似飲水機的機器加湯,旁邊可以加天婦羅皮和蔥等調料就可以找座位開吃了。 其實當時我不是很確定是否要燙麵條,領到的麵條看起來是已經料理好的,但還是燙了一下。 上原屋的湯頭非常清淡,差一點就會覺得沒味道了,加了炸皮和蔥後味道稍微多了些,只是相比Shinpei的話感覺是兩個極端。 有類似滷蛋和滷肉的串,但肉有點柴。 炸物選了炸魚(魚像是做一夜乾的那種魚)、豆腐、蓮耦和馬鈴薯。 雖說本來只有三分飽,但炸物份量都不小,最後馬鈴薯剩三分之一吃不下了。 炸物一貫維持高水準,麵衣香、貼又有脆度。 也許這家主打的是相對平價的麵和大塊頭炸物吧。 果然是烏龍麵的故鄉,即使是較簡單的麵也還是不錯吃。 5
-
咪星人 栗林公園.花園亭早粥 園內的花園亭有提供日式坐席享用早粥。 在栗林公園的官網上有提供早粥的資訊。 預約的方式只有打電話,看官網上寫的時間是從早上7:15就開始,但實際應該沒有這麼早。 據工作人員說吃的時間只有30分鐘左右,因為30分鐘就要換下一批客人了,除非後面沒人,但應該還是會留些時間不會那麼趕,感覺上可能實際是45分鐘一批。 事前預約且收到確認電郵後,就先到東出口附近的花園亭報到。 花園亭其實是有賣點心的紀念品店,同時提供早粥的餐食。 這次訂的是時間在8:45,2500円的套餐。 工作人員確認後會將你領到花園亭對面的一間和式小屋,這才是吃早粥的地方。 小屋裡面是舖塌塌米,必需脫鞋且(注意!)要穿襪子方能進入,沒穿的話就得當場買。 屋裡只有兩桌最多四人的位子,進去時早粥的配菜會已經放在桌上的餐具裡。 坐下後服務人員會將熱粥和熱茶送來,就可以把配菜的蓋碗拿開開動了。 粥應該是麥飯,吃起來不太像白米,稍微硬一些,且有穀物的味道,粥本身也沒什麼調味。 配菜也是很簡單,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這早粥主打的還是景色吧。 唏哩呼嚕吃完,在遊園走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喝茶看景放空一下也是不錯。 5
-
咪星人 高松絕美日式庭園 - 栗林公園 栗林公園原是松平藩藩主的私人花園,現在是日本最大的園林式公園,佔地約75公頃,也是被譽為能跟日本三大庭園(水戶的偕樂園、金澤的兼六園、岡山的後樂園)媲美的園林,跟四天王通常有五位、三劍客有四人是一樣的意思 XD。 從東入口進的話很快就可以到園內的主要人工建築,仿古日式風的工商獎勵館以及其前面的大雪松。 以此可以大致將園區分為南北兩部份。 第一次來可以照著紙本小手冊上的建議遊園路線,先在北半部順時鐘方向逛,回到工商獎勵館再逆時鐘逛完南半部,各需約40和60分鐘。 園內小橋流水、假山奇石的各種造景,高低蜿蜒,每個景從不同角度看都不同,完美詮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管是登上飛來峰、芙蓉峰等較高的小丘俯瞰一整片或是穿梭在傍水的林間小道都很能讓人沉靜心情。 園內也有好幾個可休息吃東西的地方,如吹上亭、日暮亭,都是要9點以後才會開。 南湖的遊船也是,不過售票處會早點開門。 6
-
咪星人 超美味烏龍麵 - Shinpei Udon 四國行第一天搭華航班機在高松降落已是晚上六點,到市區內瓦町站旁的旅館入住後出來晃晃已接近八點,雖然對烏龍麵沒特別喜好,但畢竟來到古名為讚岐的香川縣,還是得吃吃讚岐烏龍麵。 晚上八點半,到了店外有約七人在排隊。 進度有點慢,等了20分鐘才輪到我。 點了牛肉烏龍麵、蔬菜天婦羅拼盤和蝦天婦羅。 蔬菜天婦羅先上,有馬鈴薯、香菇、海帶、茄子、苦瓜、山藥、南瓜和秋葵,麵衣很薄很貼,油炸的香氣夠但又不會油味太重或吃起來有油膩感,記得我當時囫圇吞棗,連不喜歡的茄子都吃完才反應過來這應該是茄子。 這碗麵給我的衝擊就像之前去義大利第一餐吃的鴨肉醬麵(首日晚餐必定暴擊定律?),果然是烏龍麵的故鄉,道地的就是不一樣。 湯頭是有點濃的,很鮮甜但剛好不會超過那個度。 麵是有彈性和嚼勁的,咬下去就感覺麵是活的。 牛肉醃得入味,但只能算是綠葉。 原來不是烏龍麵不怎樣,是我沒吃過正宗的烏龍麵呀。 蝦天婦羅炸得沒話說。 店員推薦沾鹽吃,味道比沾醬油純粹,更突顯食物本身的味道。 如果來到高松瓦町站附近,這家非常推薦。 6
-
咪星人 2025 四國自由行 序言 之所以選擇四國,起因是一開始在找關於島波海道的單車行程的資料時,延伸看到其它的資訊,像是與西班牙朝聖之路齊名的四國八十八番遍路,決定造訪這個日本旅遊相對冷門的地區。 既然大概率以往會走四國遍路和騎車,那安排一個自由行也是很理所當然的,一魚三吃,不寒磣 XD。 看來看去,四國南半部的景點相對分散,對於這次以城市為中心、鐵道及公共運輸為主要移動手段的前提不是那麼合適,主要行程就安排在了四國北半部,中途跨瀨戶內海到倉敷和岡山插個花。 因四國前二大城市高松及松山皆有台灣直飛行,這次的行程就是高松進→丸龜→倉敷→岡山→松山(大洲)回。 基本上一天一個城市,挑最著名的景點不貪多。 遺珠之憾是本來在松山的最後一天要搭著名的伊予灘物語觀光列車去松山南邊的大洲市,但訂不到列車,就搭平常的JR去大洲了。 日本觀光除了自然景觀基本就是看社寺、城堡或花園。 來到日本這個蒐集癖天堂,也已在台灣買了本御朱印帳準備蒐集御朱印,御城印帳(蒐集登城紀念)則是在丸龜城買。 聽說還有御船印,即搭各種船時的紀念紙。 連人孔蓋也有小物可蒐集。 5
-
咪星人 撚る屋早餐 相比其晚餐,我個人更喜歡撚る屋的早餐。 首先當然就是在日本吃早餐不像台灣這麼方便,如果旅途中想早上7、8點左右吃早餐那除了便利商店外基本沒有什麼選擇。 既然是住了這種日式旅館,當然是要好好體驗它們的餐食。 如果住的是連鎖商務飯店像是Super Hotel、Hotel Wing International這種飯店,那早餐大多是很簡單的自助餐,我個人就會只簡單吃點蔬菜、蛋的稍微墊個肚子,把空間留給旅途中的美食。 一進餐廳,餐具都已擺好,熱騰騰的白飯就在鍋裡。 魚類有: 正中間的西京燒鮭魚、餐盤中間被黃紅椒蓋住的是種肉質較黏的魚、餐盤左上白蘿葡旁的應該是鯛魚。 最左邊是西式的馬鈴薯沙拉蔬菜。 醃菜有紫蘇味的海菜(右)、菠菜、左邊紫色應該是紅蘿葡醃成的吧。 每道都滿有味道,不會過鹹或過甜,配飯吃就如同點心一樣,漬物不愧是日式料理重要的一環。 唯一不習慣的就是酸梅都很酸,不會有甜味,跟台灣習慣的酸中帶甜的酸梅不一樣。 5
-
咪星人 撚る屋晚餐 既然選了這種比較非常規的旅館,餐食也是一項重要的體驗。 撚る屋的晚餐是走高級悠閒路線,每樣菜都份量小小的,上菜有時是一道小菜上,或者幾道一起上,總之大概連甜點上了12次吧,吃了1小時45分鐘,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比較接地氣的方式啦。 材料都很新鮮,基本就是主打食材,偶爾有小小的驚喜。 像是第一道三個小菜拼盤的炸生薑其實還滿好吃的,不會辣但薑味的天婦羅意外的順口。 鵝肝是夾在那種輕輕空空但稍微會黏牙的餅乾裡,但很少吃到味道這麼淡的鵝肝。 杯子裡白色的是幾乎是稠狀的馬鈴薯湯。 接下來就是蛤蜊湯和小塊的烏賊和鯛魚刺身。 中間上了沒在菜單上的竹葉捲烤蝦和一杯醋泡海帶,酸酸的不錯喝。 鱒魚是烤的佐以芥茉醬,但吃起來有點像明太子醬,感覺有點微妙。 到這裡突然放上一塊石頭,也沒別的食物,一時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過了一會兒才把(岡山)牛肉上來,說是可在這石頭在依自已喜歡的熟度再炙一下。 Kimagure是主廚的創意料理,是牛肉外包著稍微炸過的麵衣配類似淡淡的咖哩醬。 最後的石鍋飯粒粒分明,清淡卻也夠味,不錯吃,盛第二碗的時候稍有鍋巴,有不同的風味。 甜點是蕨餅。 7
-
咪星人 揉合江戶、明治和現代的旅館 - 撚る屋 在倉敷的這天選擇下榻在撚る屋(Yoruya)。 誠如其名「撚る」有「捻、搓、扭」的意思,也與倉敷本身跟紡織品習習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呼應,其營運團隊期望能提供融合過去及現代文化的住宿體驗。 它在稍微離開倉敷川運河的地方,人流較少。 入口處很容易錯過,除了屋簷上的一盞青銅燈映著其名沒有特別的標識。 進門是個小櫃檯,服務人員會在此與你打招呼再帶你進到裡面右邊的會客室辦理入住手續,等待同時會送上小點心,一杯冰綠茶及紅茶布丁果涷。 會客室的對面是餐廳,早晚餐都在餐廳用。 小櫃檯的左邊是一個吧台及一張長桌。 進門直走的話就會到中庭,其它棟的客房要過中庭才能到。 這次住的是最小兩人房型「山」,房間名字都是以圖案表示,有橋、舟、河、持箸等等。 正如撚る屋的風格,房間的裝潢簡潔古樸但精緻細膩,地板除了浴室以外都是木板和塌塌米,空間非常寬敞。 不知為何很有想躺在沙發上望著房頂的木樑放空的感覺。 雖然使用傳統鑰匙,但不管出入房間,房門關上是會自動上鎖的。 旅館的大門也是在晚上12點之後會上鎖,外出要帶鑰匙,在細節上是沒有一點馬虎。 8
-
咪星人 夢回江戶時代 - 倉敷美觀地區 從江戶幕府時期即建領的倉敷美觀地區,是日本中國地區必訪的景點,有「小京都」之美稱。 JR倉敷站北邊的outlet區和倉敷川周邊街區今古皆宜,逛吃玩全有。 很多店可以逛,像是以紙膠帶聞名的如竹堂、專展浮世繪的國芳館、有貓店長駐店的Ueda cafe、晚上去天文台看星星、以及當地的服飾和手工藝品店等等。 相關旅行資料已非常豐富,就分享幾個個人建議吧: 剛到時可去自然史博物館旁的觀光休憇中心拿份步遊圖,非常詳盡 有心儀的餐廳或店最好預約。 像這次想去的櫻草餐廳12:30午餐就完售、Ueda cafe沒開。 另外想搭遊船或觀星也是預訂為佳 建議阿智神社從本町通(南邊)的上下,雖然要爬些階梯,但比西參道(西邊)快,西參道長且還有夾牆的小巷子,不大推 像大橋家、大原家等等老宅先挑一間去就好。 有多的時間再考慮 看腳程和行程,兩小時不嫌少,兩天不嫌多,倉敷江戶風情絕對迷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