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
-
加爾達湖單車假期 - Peschiera del Garda
PdG是加爾達湖東南角的小鎮,本身除了明喬河口包圍兩島的舊要塞遺跡外並無特別的景點。
明喬河將PdG分成兩半,湖口有三個小島,並無特別名稱,為方便介紹我依方向稱為北島、中島和南島。 現存可見的要塞城牆大多建於16世紀,城牆環繞中島及南島,已被列入聯合國文教組織文化遺産。 從旅館走來會進其東門維羅納門,西門是布西亞門,都只有一條路進出。 中島大部份是公園,商店及居住區都在南島。 中島和南島有兩座橋相連,兩島間的河岸遍布餐廳小店,午後在此喝杯咖啡看風景,非常愜意。
中島進維羅納門後左手邊有個海事和釣魚博物館,有時間可以參觀一下。
南島東南角有個叫Ferdinando di Sovia廣場,是以前居民主要的聚會場所。 廣場旁有個小教堂。 南島西北沿岸是最熱鬧的地方,橋邊就有市集。 沿岸有各船公司的攤位,租船或船遊都可以在這邊挑選。
總的來說,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觀光景點,仍是一個可以放鬆所欣賞美麗湖景及街道的地方。
PdG是加爾達湖東南角的小鎮,本身除了明喬河口包圍兩島的舊要塞遺跡外並無特別的景點。
明喬河將PdG分成兩半,湖口有三個小島,並無特別名稱,為方便介紹我依方向稱為北島、中島和南島。 現存可見的要塞城牆大多建於16世紀,城牆環繞中島及南島,已被列入聯合國文教組織文化遺産。 從旅館走來會進其東門維羅納門,西門是布西亞門,都只有一條路進出。 中島大部份是公園,商店及居住區都在南島。 中島和南島有兩座橋相連,兩島間的河岸遍布餐廳小店,午後在此喝杯咖啡看風景,非常愜意。
中島進維羅納門後左手邊有個海事和釣魚博物館,有時間可以參觀一下。
南島東南角有個叫Ferdinando di Sovia廣場,是以前居民主要的聚會場所。 廣場旁有個小教堂。 南島西北沿岸是最熱鬧的地方,橋邊就有市集。 沿岸有各船公司的攤位,租船或船遊都可以在這邊挑選。
總的來說,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觀光景點,仍是一個可以放鬆所欣賞美麗湖景及街道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4/10/05 11:10:44
動態留言
1 則留言
-
Mako:好愜意,很有一種寧靜感餒~ 2024/10/05 0
推薦文章
-
咪星人 你可以不搭,但一定要請你朋友搭的泰航商務艙 今年中去印度孟買出差,因時間關係選了泰航的班機。 一問價格,只比之前搭過的國泰豪華經濟艙貴不到一萬元,也沒多想就買了票。 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 從台北到曼谷轉機,這一段是波音787-8,座位算是正常,除了空間稍微偏小,斜躺什麼都可以,就是很普通沒什麼特別。 泰航的餐點也是很普通,沒什麼可說的。 但從曼谷到孟買的A330-300的艙位則是讓我開了眼界,座位跟經濟艙一樣寬且椅背是不能往後靠的,只能以預設的角度坐著,或者請機員幫你舖床平躺。 不能說是很侷促吧,只能說是很瘦子友善。 平躺下來以我180公分的身高剛剛好腳座位口的小椅背不會伸出座位區擋到走道,不管怎麼說總是比坐著好。 看著機艙內的三排座位總感覺像某種動物農場。 泰航整體來說的確是價格比較實惠,之前也搭過經濟艙,還算ok。 只能說要買泰航商務艙的話可以注意一下機型是否是A330系列。 4
-
咪星人 蒐集癖的日本-御城印 御城印就像御朱印,是入城參觀完畢的證明。 基本是做為一種紀念品售賣的,價格從三百至一千日圓不等,看情況如果有活動,也可能有送的。 通常御城印都是事先印好的一張,至少這次在四國參觀的幾個城都是這樣,手寫的較少,畢竟不像御朱印是有之前的習俗演變下來。 印好的也有很多是做成像手寫的,看起來也是煞有其事。 內容形式也比較自由,有像御朱印那種比較正經的印章和參訪日期,也有可愛型的像高松城的機器人,或是像張小畫的,用色都很漂亮。 岡山城的有一張黑色的是布製的,是限定版,連材質都跳出框架。 御城印相對是比較冷門且近期才漸漸興起的。 在去之前就想先在台灣備好御城印帳,但蝦皮等網路商城都沒有賣。 第一個造訪的高松城也沒有,是到了丸龜城的紀念品店才有賣。 其實很像相簿,每一頁就是一個塑膠套放一張御城印,找到功能類似的相片簿應該不難,只是可能沒有像御城印帳本上有特別的花樣或主題。 3
-
咪星人 蒐集癖的日本-御朱印 去到日本的佛寺神社,幾乎都會有納經所,納經所會提供紀念品、御守等小物,其中個人覺得最有特色的應該算是御朱印吧。 簡單來說御朱印就是寺廟人員給予你的參拜證明,通常會是以毛筆寫就註明參拜日期和「奉拜」等一些字樣,並蓋上各寺社自有的紅色印章。 另外很常見的御朱印形式就是一張已經事先印好的紙。 不管是紙或手寫的,參拜者通常是要事先準備一本御朱印帳,就是給朱印的筆記本來記載御朱印或貼上。 因為手寫是用毛筆,不建議使用普通筆記本,適合原子筆的紙不好吸墨,而且畢竟這算是一項文化傳統,還是使用御朱印帳較符合禮俗。 御朱印的來源是因古時沒有印刷術,信徒為表示虔誠,用手抄寫經書並供奉給寺廟的納經所,寺廟會給予朱印做為收到經書的證明。 時至今日,演變成參拜寺廟的一種紀念品,訪客可付費購買,通常一張是五百日圓。 雖說已經是可用金錢購買,但還是希望能了解其原本的意涵,誠心參拜後歡喜受之。 來到日本,不妨準備本御朱印帳,蒐集幾張漂亮的御朱印來紀念欣賞。 6
-
咪星人 日本最後一餐-道後の町屋 今天就要搭早上11點25分的長榮班機回台灣了,七點多起床之後就來道後の町屋吃早餐。 除了便利店此時也沒有別的選擇。 道後の町屋提供西式餐點,早餐到10:45。 恰如其名,店內可以通到中庭及裡面的房子,完全符合「町屋」面向街道做生意,裡面更多空間的格式。 店面是明亮簡潔的現代西式風格但中庭像日式的細石子地面,各異其趣。 畢竟松山這邊主打的是鯛魚,這次選吃炸鯛魚漢堡,另點一杯現搾的河內橘子汁。 炸鯛魚沒有什麼調味,就是正常的細緻肉質。 蛋沙拉醬是ranch一類的,整體還不錯吃。 河內橘子汁是甜中帶酸,還有一點點苦的味道。 吃完散步一下,去看看晨光中的道後溫泉本館。 之所以說是日本的最後一餐,是因為本來想在機場再吃個麵或別的,但松山市機場很小,一個沒注意過了海關查驗就到候機室了,而候機室除了兩三家賣紀念品或點心的店外是沒有賣餐食的。 要吃東西要在還沒出海關前走到隔壁的國內線那邊會有較多的餐廳和購物商店。 要跟四國說掰掰了,期待以後來單車環四國或走遍路時再回味四國的鄉土風情。 6
-
咪星人 日本最後的晚餐-瀬戸内料理 懐凪 傍晚從大洲市回到松山,在日本的最後一餐仍是不改鄉土料理家庭式的原則,體驗正宗的瀨戶內海料理。 畢竟是家庭式餐廳,還是請旅館人員幫忙事先打電話預訂好。 從市內電車勝山町站下車往南走,懐凪勝山町一町目的巷子內一棟小樓的三樓,沒Google地圖還真不好找。 這邊離大街道不遠,餐廳酒吧很多,算是熱鬧的地區。 懐凪是無菜單料理,跟他們說你的預算(飲料另外算)即可。 裝潢非常隨意,就是家中亂亂的樣子。 廚師是位老爺爺,非常健談,沒在做菜時都會出來跟客人聊天。 可惜英文不通,手機即時翻譯也只能簡單的表達意思,聊天或問關於菜的問題就比較沒辦法。 餐點非常豐富: 小菜拼盤、剌身、可樂餅丸子(?)、烤魚、西京燒鯛魚、炸魚、醬油石班(?)、魚湯、海鮮蓋飯。 以海鮮為主。 丸子表皮有稍微炸過,裡面應該是薯泥混點乳酪,配著湯汁,很好吃。 藍色盤子的炸魚是炸過後有泡酸甜清爽的醬汁再放涼,吃的時候雖不是完全很脆,但是是有保留炸過的口感和味道,麵衣也吸滿醬汁,涼涼的非常涮嘴。 7
-
咪星人 大洲城下町閒逛 吃完午飯就在騎著車在大洲城下町走走停停,享受各種時期風格混搭的街道。 騎到大洲紅磚館進去看看。 大洲紅磚館是當地著名景點,在1901年建成,當年是大洲商業銀行的總部,可見當年大洲商業的繁盛。 現在辟為多功能建築,一樓是文創商品店,主要販售當地特色手工藝品,二樓是咖啡廳。 從商店後門出去是中庭,旁邊還有另一棟樓,保留了當年的樣貌,上到二樓是休憩廳,是開放可以坐的,只是遊客真的很少,主要逗留較久也是在商品店。 整體來說是個不錯的地點。 在旬其實沒有吃很飽,買了個蛋捲,口感細膩奶油味還不錯。 再晃到冨永松栄堂,是一家當地歷史悠久的甜點店,之前看網上說ぐれ(Gure)是招牌,就買了個紅豆口味的生志Gure。 口感上像是比較紮實的麻糬類甜點,味道比較淡不會很甜,算是古早味。 回往至大洲車站時,在肱川橋上停下來留連一下美麗的肱川河景。 小城市的道路上一樣是幾乎看不到人,雖然很喜歡安靜的氛圍,但也為小城市這種困境感到惋惜。 7
-
咪星人 大洲午餐 - 鄉土料理 旬 從盤泉莊離開後來到城下町中這間鄉土料理。 這邊的街道兩旁白牆屋,又不完全是江戶風格,有點大正的混合。 旬的建築是正統傳統日式風格,花園裡花木繁盛,看起來有很用心在維護。 本來以為是小餐廳,但整個餐廳都是古色古香的和式建築,非常漂亮。 座在榻榻米上,對著翠綠的庭園,用餐環境出乎意料地好。 餐單很簡單,就是三種套餐。 秉持一定要吃鄉土料理的原則,選了「故鄉」御膳 (ふるさと好像就是故鄉的意思) XD 主餐就是雞肉湯,裡面有山藥、豆腐、木耳和茡薺。 可能是因為山藥煮久了,湯有一點點稠稠的。 飯有點像五目飯那種做法,但料很小,味道就是微微的穀物味。 除此之外就是三小盤醃菜,份量不多。 餐點相對建築來說樸素許多。 環境不錯,很適合休息歇腳。 8
-
咪星人 盤泉莊 盤泉莊(松井家舊宅)是由出身大洲的富商松井傳三郎和國五郎兄弟於大正15年建成。 松井兄弟當年在馬尼拉經商致富,在家鄉大洲建成這座背靠山壁前望肱川的莊園。 盤泉莊大部份是傳統日式風格,參雜一些西式和東南亞的元素,跟松井兄弟在東南亞經商有關。 盤泉莊離臥龍山莊不遠,座落在一塊地勢較高的小山坡上,要上個小斜坡才能到入口。 本建築入口對面有一個小展覽館,提供一些文物供參觀。 入口處旁邊可看到一尊褐紅色的獅子石像,明顯是東南亞的風格。 本棟建築內有一些西式搖椅和二樓西式的陽台,相比其它的舊式建築有更多的西洋元素。 中庭也是緊湊細緻的日式庭園,走到盡頭有一個涼亭,由此右轉有小徑可再往山壁上走一段,有一個小小平台可俯瞰整個中庭,也可以看到更多的市區景色。 7
-
咪星人 臥龍山莊 臥龍山莊是明治時代一位富商河內寅次郎為養老所建,建在肱川的彎曲處,三面環河,風景優美。 其內的一座和式茶室「不老庵」凌河所建,望出去是肱川寬闊的河景,非常有名。 在山莊入口處也有階梯可下到河邊。 入內參觀需要門票,可購買與大洲城和盤泉莊一起的套餐票券。 據說整個山莊是參考皇室的別宮桂離宮的設什,因此也有「大洲的桂離宮」之名。 主建築是傳統日式風格,紙門隔出隔間。 走出主建築就是傳統日式庭園,面積不大但空間很充分地利用,小樹小徑遍布其中。 庭園最深處就是不老庵,高度離河面有十幾公尺,望出去就是河面,令人神清氣爽。 可以想見晚上在此賞月是何等的美景。 7
-
咪星人 大洲神社 從大洲城一路往東到肱川邊大洲市的盡頭,臥龍山莊、盤泉莊都在這兒。 大洲神社就在臥龍山莊西邊的小丘上,從臥龍山莊這邊上去會從神社的背後進入,應該是後門。 正門是從市區側也就是小丘的東側上來,在山門回望可以看到市區一景。 神社在山丘的一片小平地上,週圍都是樹林,非常安靜。 本身就是很平常的神社,沒什麼特色。 小城市遊客本就稀少,神社也是除了一位在維修什麼的老伯外就只有我一人。 雖是週六,神社也有納經所沒開,可能廟祝覺得人潮少到都懶得開門營業吧。 8